
Kate-梦雨的杂记
家庭抗疫杂记
《应激反应综合症》
我感觉自己病了
从听到学生高烧的那天
我的嗓子开始发痒
伴随着阵阵干咳
我耳下的淋巴结开始疼痛
而且有小小的肿块
唯一让人心安的是
我没有发烧
这几天
突然呼吸出现了状况
嗓子干 喘不上气
惊吓之余 挂了急诊
医生给做了简单的问查
被告知“回家休息,自我隔离14天”
睁大眼睛看着他
我说:我要求病毒检测
医生:现在我们这儿没测试剂
我说:电视上总统官员不是说“药房、医院,到处都可以检测”吗?
医生:估计那是说“以后”
看着一脸恐慌的我
医生耸耸肩 微笑着
他说“抱歉!你先回家休息,如感严重不适再回医院。”
不甘心的我
一连跑了好几家药房
得到的回答
一律是“不做病毒检测”
又气又急又无奈
回家 打开电视
对着新闻上的官员
狂跳狂喊狂骂
折腾出一身大汗
解气后
洗个热水澡
喝了一大碗水果汤 吃了块披萨
然后 美美的睡了一觉
早起 感觉好多了
.....
嗨!只是一个普通的感冒
2020/03/16

我想这个算是我之前写的《应激反应综合症》的续吧!
正当我为自己只是“普通感冒”而开心时,情况发生了变化3月16日傍晚,我又开始了不舒服。我的家庭医生还是联系不上,情急之下岛上好友“自由女神”让我加她的家庭医生“再聚聚”的微信,并告诉我说“张医生(再聚聚)人很好会帮你的。”我在微信中把自己的病症详细地告诉张医生,她觉得我是“咽喉炎”需要吃些抗生素,建议我去City MD urgent care.坚持一天后实在扛不住了3月18日去了City MD ,远远看到不少人在排队,我不敢下车一直等到几乎没人才进去。护士看见我有点紧张地说要下班了……我根本不听她往下讲就急着告诉她“我不发烧也不咳嗽只是想拿点药。”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拿上了药,吃药后炎症得到了缓解,3月22日我的“咽炎”基本康复。还没等我醒过神来“故事”又来了。
3月23日我们家“左白”(先生)开始发烧。3月24日出现了腹泻现象,可就这样他却坚决不去医院也不给自己的家庭医生打电话,不管我如何讲就是无法说服这个倔强的“德意志后裔”。
3月25日“左白”已经烧到了103度,吃了退烧药也不见好转,可他还是硬着不打电话、不去医院。好友宜修给送来了牛奶和蔬菜,走时叮嘱“让他去医院“,我耐着性子又是一阵说服工作,这次“左白”居然捂住耳朵来“拒听”,我真的气急了拿起手边的方枕砸了过去并大叫道“你有权利不去,我更有权利打911让他们抬你去......”看我这气势他有点惊住了,以我的性格他知道我会这样做,最后他同意给他的家庭医生打电话。
3月26日“左白”依然高烧不退而且开始浑身发抖去洗手间都要费很大的力气。他不让我靠近他帮他,我也知道他在怕什么......下午时他的家庭医生终于打来了电话(我让他放在免提上),医生听了他的讲述后断定是新冠病毒的轻度感染,但不建议去医院和急诊室,更明确告诉他岛上试剂盒严重不够(这也是为什么疫情之初我们岛感染人数最少,后来成为重症区的原因)不够一定的“条件”不会给检测。“左白”表示理解并坚定地说自己可以扛住,医生说“因为没检查所以不能用处方药,每天早晚会打两个电话来了解病情的发展”,听完电话我的泪再也无法止住,“扛”“抗”这真是在赌命的硬度了。
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先生的家族(最近在整理图片以后会细写)他的家族是1840年从德国移民美国的,他的爷爷代表美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的爸爸代表美国空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家族从踏上美国国土的第一天起就通过各种渠道捐助美国的印第安人。他的母亲从自己工作起每年都给St·Joseph’s Indian School 捐款,坚持了68年直到自己生命终结(现在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政客们天天都在电视上“吹”自己“爱国”、“吹”自己所做的贡献……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的人?是那些默默无闻一直为这个国家做好事、做实事的善良人。
3月27日“左白”还是发烧但腹泻已减轻,医生打来电话听了情况说“有好转迹象”,继续坚持不用抗生素并要求我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
3月28日早“左白”开始退烧,下午医生打电话让把退烧药也停掉,晚上时“左白”又返回高温。
3月29日早医生打来电话说“返回高温是停药后的正常反应”还是要求不吃药。傍晚时“左白”的体温恢复了正常。
3月30日“左白”正式停止发烧开始有食欲。4月6日“左白”完全康复,为了预防意外他自己要求再自我隔离15天。
4月21日我们的“抗疫战”彻底胜利。更感动的是老乡大哥Eric在知道我口罩、手套都“弹尽”时从新泽西邮送来了我急需的用品和四盒金花清感颗粒中成药。
感恩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谢谢老乡大哥!谢谢岛上的好友!谢谢天天听我诉苦、给我打气逗乐的闺蜜Susan和Maggie!谢谢医生的耐心指导!谢谢!谢谢!谢谢!......相信那些正在和病毒抗争的姐妹兄弟一定会赢!也必须赢!

作者简介:kate-梦雨(梦雨)本名罗红玲。教师、华尔街新闻通讯社特约记者、纽约月下心语诗社副社长。 人生座右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